“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作为广东省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是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近年来,福田区发挥法律服务资源聚集优势,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为抓手,率先探索将法律服务纳入党委和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中。
现阶段,福田区已向全区10个街道办事处共95个社区派驻社区法律顾问,并以此为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和社区治理意见共五项公益法律服务。
为进一步巩固福田区社区法律顾问服务的效果,本报开设福田“律师在社区”征文专栏,每周刊登一篇记录文章,还原扎根在社区的律师们为居民提供免费、专业、丰富的法律服务的故事,以期推动读者了解这一惠民政策,从而享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厉行法治的大环境下,做大做强司法行政事业,为全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法律服务,是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这其中,切实发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功能,引入专业的律师力量参与社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近年来,在福田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福田区率先实现社区法律顾问在10个街道办事处95个社区的全覆盖,将优质的法律服务引入了社区,从而推动居民自发接受、拥抱和运用法律,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法治意识在社区层面的传递和推广。但我们也意识到,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优质的法律服务亦是需要进行适当宣传的,这是政府有序引导居民享受公共法律服务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开始了“让律师成为社区的‘网红’”的创新探索。
这项创新探索是有深厚现实基础的,每一名社区法律顾问都有成为社区“网红”的担当。社区法律顾问是公益性质的工作,不能和市场化法律顾问服务所产生的收益相比拟。但是,每一位选择了社区法律顾问道路的律师,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于承担起一名律师的社会责任,切实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同时,很多社区法律顾问更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心态上和意识上正视社区法律顾问这一身份,在行动上将每一次社区法律服务都做细做实,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以华富街道办事处下属社区的社区法律顾问为例,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法治生活,将所服务的社区当成是自己的情感归属,像朋友一样关心社区的居民,遇事主动介入,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以服务和诚意换社区居民的信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社区法律顾问亦获得更多的案源和商机,实现了律师和社区居民的双赢。
为了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在福田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福田区司法局、华富街道办事处从三个方面着手,多举措让律师成为社区的“网红”,优化社区居民享受法律服务的体验。
首先,我们进一步统一和提升社区法律顾问的VI标识。在眼球经济的当下,通过色调亲和、设计醒目、LOGO独特的VI标识,搭配精辟上口的宣传语,社区法律顾问将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深入社区的角角落落,占据社区居民们的眼球,发挥广告效应,形成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后续,我们还将为社区法律顾问拍摄职业照,标注社区法律顾问的联络信息和擅长的法律领域等,为社区居民详细展示社区法律顾问的职业风采,让社区法律顾问的形象和服务深入人心。
其次,我们继续深抓社区法律顾的服务质量。部分社区居民认为法律是严谨而枯燥的,在“无事不惹衙门非”的价值观下,往往对法律、对法律事务敬而远之,这亦是许多部门普及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的阻碍之一。正因如此,我们出台了详细的服务标准和考核办法,严格保证社区顾问律师的服务质量。在这些指导下,社区顾问律师对每一次法律咨询、每一次坐班、每一次法治讲座都诚心以待,决不流于形式。我们深知,应付式的工作方法,只会消耗社区居民的信任。在失去信任的同时,社区居民会以脚投票,对这些服务视而不见、对法治建设避而远之。
最后,我们坚持创新服务形式,打破沟通障碍。实际上,目前部分社区法律顾问的服务形式,仍停留在派发传单、举行讲座、开展活动等传统形式。现如今,居民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全面迈向网络化、移动化。君不见,各类自媒体、微博、微信成就的“网红”,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出来。因此,我们也不断促进社区法律顾问乘上“互联网+”的春风,鼓励大胆创新,尝试以自媒体、长微博、微信、视频、语音、长图文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务,打破目前服务形式与受众习惯脱节这一障碍,全面利用移动互联网占据社区居民的空余时间,以“短平快”实现“精准及”,让社区居民能方便快捷享受到法律服务。
作为基层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我长期奋斗在调处纠纷的第一线。因此深切感受到,在如今纷繁复杂、暗流涌动、价值取向多样复杂的环境下,坚持法治这条主线,坚持法治这一价值观,是必不可少和事关全局的,否则社会思潮就会没有纲线,社会的和谐稳定会没有了保障。可以说,民生实事“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治主线和价值观的有力抓手。在推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成为法治建设重要一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造一批乐于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志愿律师队伍,并需要一批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关注的“网红”律师。通过他们主动发挥先锋意识和带动作用,相信社区将会不断发出法治建设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