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北京市律师协会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309教室合作举办《刑事辩护实务》第二期开课仪式。北京律协副会长刘卫东、副秘书长刘军、青工委副主任王兆峰、秘书长李向辉,北大法学院教授陈兴良、白建军,以及授课律师常俊峰等出席了开课仪式,参加本次课程的青年律师、北大学生和北京律协青工委副秘书长孙明经、副秘书长曾彦、副秘书长郑传凯、委员高婷婷、委员巩志芳、委员黄应龙、委员魏娟、委员张中理共150余人参加了开课仪式。活动由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主持。
陈兴良教授首先介绍了《刑事辩护实务》的有关情况。该课程系北京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在“青年律师阳光小班”基础上开设的提高班,旨在帮助青年律师了解中国的刑事辩护现状,让青年律师学习更多的刑辩技巧和经验,培养优秀的青年刑辩律师人才。该课程有三个特点:一是由全国知名刑辩律师和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担任授课教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二是由青年律师和北大在校生结对分组学习,既是听课者、受教育者,也是参与者;三是授课方式不同于一般的课堂讲授,而是刑事案件控辩业务的真实演习。2015年9月至12月,该课程举办了第一期,十几位著名刑辩律师结合自身办案经验对真实案例进行剖析讲解,北京大学教授现场点评,检察官、法官参与指导,共60位从事刑辩业务的青年律师和30位北大学生参加了课程学习,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此次,该课程第二期开课,北京市青年律师和北京大学学生报名非常踊跃,北京律协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将在总结第一期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引入更多优质的校外资源,进一步增强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提升课程参加者的综合素质和实务水平。
刘卫东副会长随后代表北京律协讲话,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给广大青年律师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有关教师的精心组织。二是参加课程的青年律师和北大学生要相互学习。律师的实践经验可能更多一点,学生的理论知识可能更多一些,都要努力学习对方的长项,优势互补。三是参加课程的青年律师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准时上课、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作业。最后,预祝大家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王兆峰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刑事辩护实务》是“青年律师阳光小班”的精品课程,自去年举办第一期以来,各方面的反响非常好,已经成为了北京律协的一个金字招牌。为了办好这个课程,北京律协秘书处、青工委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都付出了很多心血。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理论和实践的藩篱,把法律和实务结合起来,透过表层的辩论技巧,触及刑事理论的实质问题,不仅参加课程的青年律师和北大学生能有收获,而且参与授课的资深律师也会受益。最后,希望参加课程的青年律师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并祝愿这个课程越办越好。
开课仪式后,参加过第一期课程的律师和学生代表就一起涉嫌内幕交易的案件进行了控辩演示,常俊峰律师、白建军教授以内幕交易罪为切入点,围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做了精彩、细致的讲解。